9月6日清晨,伊朗中部某空军基地戒备森严,武装部队总司令的专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。这次突如其来的视察行动,让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三个月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空袭事件上。今年6月,以色列发动代号为铁翼的大规模空袭行动,不仅摧毁了伊朗境内多个重要军事设施,更在持续数小时的行动中完全掌控了德黑兰上空的制空权,迫使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得不进入地下掩体避难。
时隔三个月,伊朗军方首次披露了当时的作战细节。在长达90分钟的空战中,伊朗防空部队声称曾多次锁定以色列战机,却始终未能将其击落。这一反常现象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差距?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空中对决,又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?
第一幕:不对等的空中较量
9月6日,总司令穆萨维连续视察了三处遭受重创的空军基地。在伊斯法罕空军基地的废墟前,随行军官指着遍地焦黑的战机残骸汇报损失情况。
6月25日,以色列《国土报》率先披露了空袭战果:伊斯法罕和德黑兰的两处主要空军基地遭受精确打击,机库中的F-14战机大多化为废铁;更严重的是,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防护穹顶被钻地弹直接贯穿。自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,以伊双方的军事摩擦不断升级,从网络攻击到代理人战争,最终演变成这场正面冲突。
展开剩余67%6月13日凌晨3时许,以色列空军倾巢而出。200余架各型战机分三个波次突入伊朗领空,其中包括最新型的F-35I阿迪尔隐身战机。这些战机沿着预先规划的突防路线,专门针对核设施和防空阵地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。伊朗防空指挥部在最后一刻才发出警报,仓促派出老旧的F-14雄猫战机升空。
然而以色列早有准备。12架F-35I组成电子战编队,其机载干扰系统成功瘫痪了伊朗的天空卫士雷达网。就连俄制S-300防空系统也沦为睁眼瞎,发射的48枚导弹全部脱靶。随着防空体系崩溃,以色列后续的F-15I、F-16I机群如入无人之境。
在随后的空袭中,伊朗防空部队的指挥中心屏幕上,代表敌机的红色光点时隐时现。虽然火控雷达数次锁定目标,但每次准备发射导弹时,信号就会遭到强烈干扰。事后分析显示,F-35I装备的天盾电子战系统能自动识别威胁,并在0.3秒内实施定向干扰。这种代差让伊朗防空兵只能眼睁睁看着敌机投下精确制导炸弹。
第二幕:血与火的教训
空袭持续到拂晓时分,伊朗方面付出了惨重代价。除军事设施外,邻近的居民区也遭波及。据红十字会统计,共造成412人死亡,其中包括14名核科学家;受伤人数超过3000人,许多伤者因医疗资源挤兑得不到及时救治。最令人痛心的是,德黑兰大学附属医院被误炸,造成28名儿童遇难。
面对如此惨状,伊朗军方在6月20日的记者会上却出人意料地表彰了防空部队。总参谋长巴盖里将军声称:我们的战士用落后的装备创造了奇迹。但私下流传的作战报告显示,参战的36架F-14中,有29架因机械故障未能升空;成功起飞的7架中,5架被击落,剩余2架因导弹无法锁定目标而全程陪跑。
残酷的现实迫使伊朗高层开始反思。7月15日,议会紧急通过了《武装力量现代化法案》,批准动用20亿欧元特别经费。这笔相当于伊朗年度军费预算1/3的巨款,将优先用于采购新型战机和升级防空系统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案特别注明可考虑非传统军贸伙伴,这为中国制造的歼-10C、俄罗斯的苏-35等战机打开了大门。
尾声:变革的前夜
在9月3日的建军节阅兵式上,细心的观察家发现,受阅的F-14机群从往年的24架缩减到9架。与此同时,德黑兰郊外新建的防空指挥中心正在加紧施工。有消息称,伊朗已派出多个军事代表团考察中俄的防空系统,并与中方就引进红旗-9BE防空导弹展开磋商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-配资炒股票-配资平台最新-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